幼师学校毕业的老师需要具备几个好习惯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:“播种行为,就收获习惯;播种习惯,就收获性格;播种性格,就收获命运。”好的习惯养成不易,但受益终身,这里收藏了60个幼师好习惯,希望老师们有所借鉴。
1.永远懂得,一个孩子一个世界
一个孩子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,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。幼师要运用专业、有爱的眼睛,发现每个孩子的光芒。
2.心态阳光,不畏风雨
幼师的成长,总是经历着风风雨雨,要散布阳光到孩子的心里,自己先做温暖的太阳。阳光的教师总看积极的一面,用爱心和细心育人。
3.耐心再耐心
耐心是幼师的基本素质。面对一群懵懂活泼、精力旺盛的孩子,这个不平凡的工作从磨砺自己的耐心开始。
4.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
做具有正确教育观、儿童观、教师观的优秀幼师,不仅全面看到每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,更要用大爱之心,公平对待每个孩子。
5.毫不吝啬地赞美孩子
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,是被人赏识的渴望。赞美孩子,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尊重。
6.换个思路激励孩子
事实上,幼师对孩子的激励应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有时需要换个思路激励孩子,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。
7.给“淘气“孩子特别的关爱
爱乖巧的孩子容易,爱淘气的孩子困难。惟其难,才显得更加珍贵。关爱淘气的孩子,需要教师的宽容、理解、欣赏。
8.期盼是更深层的爱
“三分教育,七分等待”,教师的期盼和等待也是一种爱,而且是一种更积极的、更深层的爱。
9.做孩子的知心朋友
分享孩子的喜悦和悲伤,一起保守一些“小秘密”,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,一定先懂得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。
10.宽容是一种美
心底无私天地宽,孩子常在错误中成长,允许孩子犯错误,幼师的宽容是一种美。
11.主动问候孩子
教育者,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。主动和每个孩子打招呼的小习惯,让每个孩子获得被重视的感受,从而赢得他们的尊重。
12.与家长常沟通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家庭的育儿观常有差异,与家长联系和沟通,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做好的一项工作。
13.每天反思一下自己
成长=经验反思。反思是一种好习惯,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,思考和梳理常常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应对未来工作。